他慢慢蹲下身,握住那少年冰冷的手:“你们知道走那条路意味着什么吗?十年前,我跟着老兵们走过一次。八日行程,死了七个人。有一个兄弟掉进冰缝,我们听见他的呼救,却救不了。还有一个,在暴风雪中迷失方向,第二天被人发现时,整个人跪在地上,手里还紧紧攥着火折子……你们不怕?”
少年摇头:“怕。但我们更怕将来面对敌人时,发现自己不够格。”
赵承久久无言。他站起身,环顾这群孩子,忽然拔出佩剑,指向北方:“既然如此,我就给你们一次真正的试炼。不是偷偷摸摸,而是军令在身!从今日起,你们编入先锋scouts营,随我出征白兰谷!谁能活着完成任务,谁就有资格佩戴完整的虎贲铁牌!”
孩子们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。
当天夜里,赵承率队抵达白登山脚下。此处绝壁千仞,古道早已被雪掩埋,连猎户都避之不及。但他并未急于进发,而是召集所有人员,包括这三十六名少年,在一处避风岩穴中召开战前会议。
他摊开地图,指着桑干河北岸的一处洼地:“敌军主力必经此地。若待其全军压境,则雁门难守。唯有抢先切断其补给线,并制造内乱,方可反败为胜。”
一名少年举手:“将军,若派小队伪装成西域商队混入敌营,能否引燃火油库?”
赵承点头:“可行,但风险极高。一旦暴露,必遭酷刑处死。”
“我愿意去!”三人同时起身。
赵承目光扫过他们稚嫩的脸庞,最终点了两名年纪最大者:“记住,你们不是去送死,而是去点燃希望。信号为三声狼啸,接应时间为子时。若未按时归来……我们也会炸毁粮道,绝不因个人而误大局。”
计划既定,队伍分兵三路:一路由老将韩岱率领,埋伏于鹰嘴崖,准备截杀溃逃之敌;一路由赵承亲率主力,潜行至敌后制造混乱;第三路则是那支伪装商队,携带着掺入磷粉的假货油罐,悄然逼近白兰谷大营。
七日后,风雪骤停,月光洒在雪原上,宛如铺银。
就在敌军统帅拓跋纥真设宴庆功之际,营地西侧突然火光冲天!伪装商队成功引爆火油库,引发连锁爆炸,顿时营中大乱。拓跋纥真仓促组织镇压,却发现粮草也被提前投毒,数千骑兵腹痛倒地。
此时,赵承率主力从侧翼突袭,铁骑如雷,势不可挡。混战中,他亲斩敌将阿史那律,夺其令旗,随即命人高呼鲜卑语:“左贤王已降!速弃兵器者免死!”谣言四起,敌军士气崩溃,纷纷溃逃。
而那两名执行任务的少年,直至最后一刻才被发现。他们在点燃火库后试图撤离,却被巡逻骑兵围困。其中一人当场战死,另一人重伤被捕。敌人逼问他身份,他只冷笑一声,咬破藏于舌下的毒囊,含恨而终。
捷报再次传回晋阳,全城哀乐齐鸣。
这一次,没有欢呼,没有庆功宴。百姓自发聚集碑林,为阵亡将士焚纸招魂。赵承亲手将那名殉国少年的铁牌嵌入新立的“忠义碑”,并亲自撰写铭文:
**“李昭云,年十四,太原人。奉令潜敌,焚辎断粮,宁死不屈。虎贲少年,自此始有名。”**
消息传开,十二郡县震动。无数少年争相报名加入虎贲学堂,父母送子时不再哭泣,反而挺胸昂首:“去吧,做个能让百姓安心睡觉的人。”
数月后,司马懿终于坐不住了。
他遣使携圣旨再临晋阳,这次不再提封赏,而是直接要求:“并州吏治归中枢统辖,兵权移交幽州大都督府,违者以谋逆论处。”
使者趾高气扬步入帅府,宣读完毕后冷冷道:“丞相有令:尔等久居边陲,形同割据。今国家统一在即,岂容一隅自专?识相的,早缴兵符,尚可保全身家。”
话音未落,厅外忽闻整齐脚步声。
三十六名少年列队而入,人人胸前挂着崭新铁牌,手持短戟,目光如炬。他们一字排开,齐声朗诵:
>“吾之所守,非宫阙也,乃黎庶之命;
>吾之所战,非功名也,乃子孙之土;
>吾之所忠,非君王也,乃此心不灭之义!”
声震屋瓦,连梁上尘埃也为之簌簌落下。
使者脸色煞白,踉跄后退。
赵承缓缓起身,走到他面前,取出一枚铜符??正是当年李昭交给他的那枚磨损严重的虎贲军牌。他轻轻放在案上,说道:“你回去告诉司马懿,晋阳不反朝廷,也不惧朝廷。我们不争权,不称王,只守这片土,护这些人。若有谁非要打这一仗,请记住:十年前赤山之下埋了多少魏军尸骨,今天我们就能再挖一遍坟。”
使者浑身颤抖,抱起圣旨仓皇离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