恋上你中文

恋上你中文>大明第一国舅 > 第646章 不成器的小辈太多了(第3页)

第646章 不成器的小辈太多了(第3页)

李贞怔住。

他从未想过这一层。

夜深人静,朱标独坐书房,提笔写下一道密令:

>“着锦衣卫暗察国子监内外往来人员,凡有聚众讲学、评议朝政者,即刻上报。另,密切监视刘琏兄弟言行,不得使其与皇子皇孙私下接触。”

写罢,他吹熄烛火,仰望星空。

他知道,这场围绕未来权力中心的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

而李贞,正如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,激起的涟漪终将扩散至整个朝堂。

次日清晨,国子监开课。

第一堂为经义课,主讲《大学》。教授官引经据典,讲到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时,特意加重语气。台下学子纷纷记录,唯有刘?昂首挺胸,朗声发问:“敢问先生,当今吏治腐败、赋役繁重,百姓困苦不堪,此可谓‘平天下’乎?”

满堂哗然。

教授官面色铁青,“此等言论,岂是你所能议论!”

“若不能议,何谈‘关心天下事’?”刘?指着门外那副对联,毫不退让。

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,李贞忽然站起来,声音不大却清晰可闻:“刘兄所言,确有道理。然则天下之事,非一日可改。我们身为学子,首要在于积累才学,等待时机。若一味指责,却不思实干,岂非空谈误国?”

众人愕然。

连教授官都惊讶地看着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少年。

刘?冷冷一笑:“实干?请问李公子,你有何实干之举?”

李贞直视着他,“我去岁随父下乡视察水利,亲眼见百姓因河道淤塞而颗粒无收。归来后撰《江南水患对策》一篇,呈交户部。虽未见施行,但我已尽力。”

刘?一时语塞。

这时,窗外传来掌声。

众人回头,只见朱标不知何时已站在廊下。

“说得好。”他缓步走入教室,“读书不是为了逞口舌之利,而是为了解决问题。李贞能做到体察民情、提出对策,虽未成事,已有担当。刘?质疑精神可嘉,但也须谨记:批评容易,建设艰难。望你们二人既能争论,也能合作。”

说完,他环视全场:“从今日起,国子监增设‘实务课’,每季派学子赴地方参与工程、赈灾、户籍整理等事务。成绩优异者,可直接荐入六部实习。”

此令一出,全场沸腾。

李贞与刘?彼此对视一眼,敌意仍在,却多了一分尊重。

数日后,刘?主动找到李贞,递上一份《京畿水利改良图》,“我想联合几位同学实地勘察永定河段,你要不要一起来?”

李贞接过图纸,认真看了许久,终于点头:“好,但我有个条件??回来后,我们一起写奏疏,交给太子殿下。”

刘?笑了,“这才像个伴读的样子。”

与此同时,宫中传来消息:宋氏顺利产下一子,取名朱允?。蓝氏抱着孙子喜极而泣,当即命人送去百匹绸缎、千两白银作为贺礼,并当众宣布:“今后这孩子,就由欧航琦照料!”

欧航琦哭笑不得:“我又不是奶娘!”

朱标闻言大笑:“你就认命吧。谁让你姓欧航,又是咱家亲戚呢?”

笑声中,新一年的春风吹过紫禁城,吹向那座承载着帝国希望的国子监。

在那里,一群少年正悄然成长,他们的每一次争论、每一份奏章、每一滴汗水,都将汇入大明未来的洪流之中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