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目的是什么?”赵子阳问。
“试炼。”林小川说出这个词,“就像程序员跑模拟程序,一次次调整参数,观察结果。我们是变量,也是执行者。”
孙然点头:“所以这一次,我们必须留下痕迹。哪怕下一次重启抹去记忆,也要让后来的‘我们’能顺着线索找回来。”
会议决定立即启动“火种计划”??将关键技术和思想编码压缩,隐藏在全球各地的公共数据库中:维基百科的某个修订版本、GitHub某开源项目的注释行、甚至一段YouTube视频的音频频谱里。这些信息只有掌握特定解码方式的人才能读取,相当于为未来的“归人”留下灯塔。
与此同时,豆芽直播开始加速扩张。
借助孙然提供的趋势预测,平台果断签下一批日后成名的主播雏形:除了仍在网吧通宵打DNF的“骚猪”,还有每天下班后坚持直播CS的退伍军人王伟(后来的“芜湖大司马”原型),以及喜欢用方言讲段子的广州女孩阿珍(即“沫子”前身)。他们都拿到了远超当时市场水平的签约金和分成比例,条件只有一个:保持真实,不做剧本。
三个月后,豆芽日活突破百万,估值飙升至八亿。
而在幕后,时光资本已完成首轮对外融资,LP名单赫然包括红杉、IDG和腾讯产业基金。孙然以“神秘顾问”身份参与谈判,成功说服对方接受一个苛刻条款:所有投资项目必须开放底层数据接口,供“光谱协议”进行匿名化分析。
有人质疑这是变相的数据垄断。
孙然在内部会议上回应:“我们不是要控制数据,而是要防止数据成为武器。十年后你们就会明白,谁能定义现实,谁就掌握权力。”
春天来临之际,更大的异象出现了。
4月7日凌晨,全球多地天文台同步报告:月球轨道出现轻微偏移,幅度仅为0。0003度,但持续时间长达十七小时。更诡异的是,在此期间,所有深空探测器传回的数据都出现了短暂乱码,部分卫星通信中断。
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。
与此同时,南极考察队失联第七天。
直到第十三天,一段加密信号突然从极地传出,经破译后仅有一句话:
**“它们醒了。别让他们听见你们说话。”**
消息通过特殊渠道传到孙然手中时,已是深夜。
他独自坐在办公室,窗外暴雨倾盆。电脑屏幕上,那句话被放大居中,像一道来自深渊的警告。
手指颤抖着调出“光谱协议”的监控面板,他发现过去二十四小时内,全球网络中与“意识”“觉醒”“语言频率”相关的关键词搜索量激增3800%,且集中在几个特定地理区块:西伯利亚冻土带、埃及撒哈拉沙漠北部、南太平洋复活节岛周边。
“它们害怕语言?”孙然喃喃自语,“还是说…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共振?”
他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召开紧急视频会议。
“我们必须加快‘回声’平台上线进度。”他说,“原计划是2013年底发布测试版,现在我要你们六个月之内把它推出来。功能不用完整,但必须具备两个核心模块:一是基于语义的情绪过滤系统,二是分布式节点存储。”
“你怀疑人类的语言正在引发某种反应?”林小川脸色凝重。
“我不确定。”孙然盯着摄像头,一字一句地说,“但我记得2023年最后那天,全世界的人都在同一时刻开始尖叫??不是因为恐惧,而是被迫的。仿佛有什么东西,通过网络,钻进了我们的大脑。”
会议结束后,孙然驱车前往梧桐山脚下的一处隐蔽仓库。这里是时光资本的秘密数据中心,存放着从各渠道收集的异常样本:包括南极传回的部分冰芯碎片、月球轨道扰动期间接收到的射电波记录、以及一台曾在2023年灾难当天自动重启的老式收音机。
技术人员正在做例行检测。
“孙总,您来看看这个。”工程师递来一副耳机,“我们在那段射电信号里分离出了一段规律波形,转成音频后……听着像某种语言。”
孙然戴上耳机。
滴……哒哒……滴……
滴滴哒……哒……
像是摩斯电码,却又超出编码规则。
几秒钟后,他的瞳孔骤然收缩。
这段节奏……竟然与《地下城与勇士》登录界面的背景音乐前奏完全一致!
那是他前世每天打开游戏都会听到的旋律,熟悉到几乎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。
“不可能……”他一把扯下耳机,“这音乐2008年就发布了,怎么可能是外星信号?!”
但紧接着,他想到了更可怕的事:
也许那首音乐本身,就是被“植入”的。
就像他们今天做的“火种计划”一样,只不过施加者是更高维度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