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阴无忌这话道出,不消片刻,漫天阴火齐齐一扬,攻势更急。
同时有三股金碧光华从中杀出,借着阴火掩饰,眨眼就冲到了阴无忌身前五里之内。
金碧光中分是一柄金锤、一杆小旗、一面宝镜,灵光朗耀之状。。。
雪落无声,白衣男子站在街角,手中握着那枝白樱,指尖轻颤。老妪的摊前只剩空篮,风卷起几片残瓣,在空中打了个旋,又悄然坠地。他低头看着掌中绣帕,红线墨莲如血丝般蜿蜒,仿佛还带着她的体温。
“她说,如果你还愿意等……”
这句话在他心头反复回响,像是一道解不开的咒,却又甘愿被它缠绕一生。
他没有问老妪是谁让她送来的,也不知这帕子已在她袖中藏了多少年。但他知道,那是若华的气息??不是魂魄残留,不是幻影投影,而是她真真切切,在某个看不见的角落,仍守着那份诺言。
他将帕子贴在胸口,轻轻闭眼。
刹那间,识海翻涌,无数画面奔腾而来:
春日桃林下,她第一次为他簪花;
幽都冰棺前,她指尖微动,破寒而出;
黄泉河畔,三十六道身影并肩而立,齐声诵经;
还有那一夜,她在月下回头一笑,说:“这次换我来找你。”
每一段记忆都清晰得如同昨日,却又遥远得像是隔了千生万世。
他睁开眼,雪仍在下。
街道寂静,唯有屋檐滴水声断续响起。
他忽然笑了,把白樱插入酒壶,转身走入风雪。
从此江湖再无陈珩踪迹。
有人说他归隐昆仑,伴雪听剑;
有人说他渡海而去,寻访蓬莱遗境;
更有传言称,每逢清明,东海小庙外总有白衣人独坐阶前,手捧冷茶,静看桃花飘落如雨。
但无人真正见过他离去的模样。
而在极北之地,幽都旧址早已不见废墟残垣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绵延百里的桃林。每年初春,万树花开,粉霞漫天,香气可传三百里。当地人唤此地为“归心原”,说是圣女魂归之处,草木皆有灵性。
桃林深处,有一座石亭,四面无墙,只悬一匾:“不离”。
亭中置一石桌、两石凳,桌上常有清茶两盏,热气袅袅,似有人刚饮过。
偶有旅人夜宿于此,梦中会听见低语呢喃,似是男女对坐谈笑,说着前世种种、来生约期。
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雷光劈开乌云,照亮整片桃林。
就在此时,一道纤细身影踏雨而来,素衣未湿,足下无痕。
她走入亭中,望着对面空位良久,终于坐下。
“你总是比我慢一步。”她轻声道,语气里却无责备,只有温柔笑意。
风停雨歇,月光破云而出,洒在她脸上??正是阴若华。
她抬手抚过桌面,指尖划过茶杯边缘,低声念了一句:“茶凉了。”
话音未落,杯中清水竟缓缓升温,蒸腾起一缕白雾。
紧接着,对面石凳微微一沉,仿佛有人坐下。
她笑了:“我就知道你会来。”
虚空中似有回应,却无人形显现。
但她能感觉到他的存在,就像心跳与呼吸一般自然。
“你说你要走遍人间,替我看尽山河。”她望着远方,“可你有没有发现?最美的风景,从来不在天涯海角,而在我们重逢的地方。”
一阵微风吹过,卷起几片桃花,绕亭飞舞。
其中一朵落在她发间,另一朵,则轻轻停在对面茶杯口沿,宛如敬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