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他这次笑了:“我没有迟到。我只是每次醒来,都要重新确认??我为什么出发。”
露珠坠地,碎成七瓣。每一片里,都有一个不同的“他”:教室里的男孩、图书馆的学生、楼顶的觉醒者、病床上的幸存者、岛屿上的导师……最后一片中,他什么也不是,只是一个赤脚走在田埂上的普通人,身后跟着一群欢笑的孩子。
他知道,这才是最终的答案。
英雄不必永存,神话终将褪色,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在黑暗中点燃一盏灯,道,就永远不会断绝。
百年之后,他安详离世。
葬礼上无人哭泣。人们将他的骨灰混入陶土,烧制成数千枚青瓷徽章,分赠世界各地的自治学堂。徽章背面刻着一句话:
**“凡心不堕,即是神迹。”**
而就在他去世当日,月球背面考古队传来惊讯:那块黑色石碑旁,竟凭空出现了第二块!
材质相同,年代难测,上面只有一行新刻文字:
**“谢谢你,让我终于得以休息。”**
科学家无法解释其来源。宗教团体宣称这是神谕。唯有契约联盟档案馆保存了一份私人日记摘录,据称出自林远舟晚年手笔:
“昨夜梦中,见胡修吾坐于星空之下,饮酒赏花。他问我:‘你觉得我算成功了吗?’我说:‘当你不再需要问这个问题时,才算真正成功。’他大笑,举杯相敬,身影渐淡。我想,他终于放下了。”
时光继续奔流。
三百年后,地球进入生态复兴期,城市与森林共生,人工智能成为辅佐而非主宰。孩子们在学校的第一课不再是背诵经典,而是静坐冥想,学习倾听内心的“真实声音”。
五百年后,人类首次接收到来自外星文明的回应信号。内容简短:
**“我们也曾跪拜神明。直到一位诗人说:与其祈求光明,不如成为火种。你们的道路,我们认得。”**
一千年后,《黄庭新解》已成为跨星际文明交流的基础文本之一。一艘名为“青莲号”的探索舰穿越虫洞,在一颗类地行星上发现遗迹。壁画描绘的竟是地球上的无神社区景象,角落署名:
**“仿地球第3号实验星文明模板建造。”**
原来,在宇宙深处,类似的尝试早已发生无数次。
失败者湮灭,成功者沉默前行。而地球,不过是最新的一次“觉醒接力”。
当最后一颗恒星熄灭,宇宙再度滑向热寂。
时空结构濒临崩溃,法则碎片如落叶纷飞。
但在那终极黑暗降临前的一瞬,无数文明残留的意识数据流汇聚成一道信息洪流,逆熵上传至初始奇点。
其中核心代码仅有三段:
第一段是《黄庭经》原文;
第二段是《黄庭新解》全文;
第三段,则是一段不断自我复制的指令:
**“无论何时重启,请保留选择的权利。”**
奇点爆炸,新的宇宙诞生。
物质凝聚,星系形成,行星冷却。
在某一蓝色星球上,一个孩子翻开课本,看到首页写着:
**“你将学习知识,但更要学会怀疑。你将遵守规则,但永远保有修改它的勇气。”**
窗外,风吹草动。
草原尽头,一棵参天神木静静伫立,树皮皲裂处,隐约浮现两个名字:
**胡修吾**
**林远舟**
树冠最高处,一枚嫩芽迎风舒展。
它不知道自己会长成什么模样,只知道??
这一次,它要向着阳光,而不是神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