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禾点点头:“发吧。
用最大功率,持续十分钟。
之后立刻销毁设备,切断所有痕迹。”
电流嗡鸣,电报机的按键自动跳动起来,哒哒声如心跳般规律而坚定。
无形的声波穿过潮湿空气,顺着天线射向高空,混入大气层中的电磁乱流,随风飘向未知的远方。
十分钟后,信号终止。
周雯砸毁电报机,焚烧线路图。
阿禾则将录音机藏进墙缝,用碎砖封死。
“也许一百年后,有人会挖到这里。”
她说,“那时候,希望他们还能听懂这段话。”
两人趁夜撤离。
黎明前,一架黑色无人机掠过山谷,红外探测显示此处无人活动,遂标记为“误报”
,返航。
然而就在同一时刻,远在冰岛雷克雅未克的一位音乐学院学生,在调试古董收音机时意外捕捉到一段奇异信号。
她将其录下,上传至个人博客,标题为《昨夜收到的神秘电码,听起来像有人在哭》。
短短六小时内,该音频被下载十万次,世界各地陆续有人反馈:在同一频段收到了相同内容。
语言学家破译了部分莫尔斯代码,发现其中嵌套着多重加密信息。
最令人震惊的是,当把音频倒放并加速1。5倍后,竟浮现出一段清晰的人声吟唱??正是那首老民谣:
>“长夜漫漫不见星,
>谁在墙角写姓名?
>笔尖划破纸背疼,
>只为留下一句话??我还活着。”
与此同时,莫斯科一家地下书店的店主接到匿名包裹,里面是一张无标签黑胶唱片。
他在店内播放时,顾客们纷纷驻足。
副歌部分,竟有四位不同年代的男声交替出现,分别用汉语、俄语、英语和西班牙语重复同一句宣言:
>“我们不曾投降,我们只是暂时沉默。”
而在南非开普敦郊区的一所贫民学校里,一名教师用手机播放这段音频时,班上一个从未开口说话的自闭症男孩突然站起来,跟着旋律哼唱起来,泪水直流。
专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。
但神经监测数据显示,当人们集体聆听这些音频时,大脑边缘系统会出现罕见的同步激活,尤其是与共情、记忆提取和道德判断相关的区域。
有学者提出假说:人类可能天生具备一种“群体记忆共振机制”
,只有在极端压抑后的释放时刻才会被唤醒。
阿禾和周雯辗转来到川西高原一处牧民帐篷暂避。
夜晚,篝火旁,藏族老阿妈拿出一面古老的铜镜,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“听风之物”
,能在特定时辰映出“不该存在的人影”
。
阿禾半信半疑地凑近。
午夜时分,月光斜照,镜面忽然泛起涟漪般的波纹。
她看见两个模糊的身影并肩站立??一个是年轻的李文清,穿着白衬衫,袖口沾墨;另一个是王秀兰,蓝布衫依旧整洁,手中握着一本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