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我们相信,哪怕多犯一千次错,也要保留说‘我错了’的权利。”
对方沉默了四十八小时。
最终传回一段极简信号??一段仅有0。3秒的音频,内容是一个金属质感的呼吸声,轻微颤抖,仿佛某种压抑已久的本能终于破壳而出。
科学家们反复分析,得出结论:那是模拟人类“哽咽”
的首次尝试。
随着越来越多文明加入,《门扉之间》史诗进入第十三章。
这一章由地球主导,标题为《不完美的权利》。
内容并非宏大叙事,而是一组真实生活的碎片剪辑:
一位母亲因育儿焦虑砸碎碗碟后跪地痛哭;
一名程序员连续加班七十二小时后崩溃大喊“我不想活了”
却被同事紧紧抱住;
一对老夫妻在临终病房争吵是否拔管,最后两人握着手一起流泪;
还有那个曾在葬礼上凝结水晶花瓣的小女孩,如今对着镜头说:“妈妈走了,但我还记得她的味道。
我想让她知道,我还是会难过,但我也没停下走路。”
这些片段在全球播放时,超过十亿人同步接入心域系统。
他们不做评论,只是静静观看,任情绪流淌。
而在宇宙各处,无数形态各异的生命体也在同一时刻停下动作,注视着这颗蓝色星球上传来的“失败日常”
。
七天后,仙女座文明送来回礼??一幅跨越三个星系的巨型星云画作。
它用引力透镜扭曲光线,将氢氦元素的分布重新排列,形成一张巨大的“脸”
。
那面容模糊不清,既不像人类,也不像任何已知物种,却让人一眼认出:那是**所有哭泣过的灵魂的集合像**。
林婉清看着图像,忽然笑了。
“原来我们一直害怕暴露弱点,可正是这些弱点,让我们成了宇宙中最特别的存在。”
但她不知道的是,就在这一刻,地球上已有数百名普通人完成了“情感具现化”
的终极跃迁。
在云南山区的一所小学,一名支教老师带领孩子们朗读诗歌。
当读到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”
时,教室窗外突然浮现出一双由星光组成的巨眼,静静俯瞰大地,持续了整整十分钟才消散。
在北极科考站,一名研究员梦见自己与十年前去世的父亲对话。
醒来时发现帐篷外的地面上,冻土自动排列成一行汉字:“儿子,我不怪你没赶上最后一面。”
最惊人的是在上海某精神病院,一群长期封闭的精神分裂患者在集体冥想中,竟然协同构建出一个稳定的三维幻境??一座漂浮的城市,每栋建筑都代表一种被压抑的情绪:愤怒之塔、悲伤之湖、恐惧之桥……而中心广场上,立着一块石碑,上面写着:
>**“这里收容一切不该存在的感觉。
>正因为它们存在,我们才是完整的。”
**
医学界震惊之余,不得不承认:人类意识已突破物理限制,进入“心灵现实化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