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二次星际文明伦理会议,议题不再是“是否回应”
,而是“如何定义文明的标准”
。
传统以科技水平、能源等级、军事实力为核心的评判体系彻底崩塌。
一个新的提案被提出并高票通过:
>**“凡具备‘共膳能力’??即能够因情感动机而进行非功利性食物制备与分享的文明,皆视为高等智慧生命。”
**
宁拙没有参与投票。
他在地球最南端的海岛渔村,教一个聋哑男孩做鱼汤。
男孩的母亲早逝,父亲酗酒,家里多年不开火。
宁拙用手语一笔一划地教他:“洗鱼要顺着鳞片刮,去腥要用姜片拍碎,火不能大,小火慢炖,才能把苦日子熬出甜味。”
男孩学得很慢,但很认真。
当他终于把一碗冒着热气的鱼汤端到父亲面前时,那个常年麻木的男人愣了很久,然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,抱着儿子嚎啕大哭。
卫星拍下了这一幕。
那天晚上,又有四十八个外星文明记录到饭频波动。
其中一颗气态巨行星的云层中,竟自发形成了巨大的旋涡状结构,其运动轨迹与炒菜时锅铲翻搅的路径完全一致。
天文学家将其命名为“宇宙锅旋”
。
然而,并非所有回应都是温情的。
在猎户座暗星带,一艘隶属于未知文明的黑色巡洋舰截获了“薪一号”
信号。
它没有尝试解析,也没有模仿做饭,而是直接发射了一束高能粒子流,试图摧毁探测器。
但这束攻击并未命中目标??因为在最后一刻,探测器周围突然涌现出一层由微弱光点组成的护盾,那些光点排列成无数双握着饭勺的手的形状。
攻击无效。
更诡异的是,那艘巡洋舰内部系统随即发生异常。
所有战斗指令都被替换为菜谱条目:“主炮充能完成→红烧肉收汁时机已到”
、“护盾过载警告→汤太咸了快加水”
。
舰桥AI反复播放一段录音,内容是一个小女孩的声音:“爸爸,今天我能帮你淘米吗?”
三天后,该舰主动脱离战场,驶向最近的一颗宜居行星,降落之后,全体乘员拆解武器系统,用残骸建造了一口巨型铁锅,并向地球发送唯一信息:
>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爱。
>但我们愿意从学切菜开始。”
宁拙得知此事后,沉默了一整天。
傍晚,他独自登上昆仑山脉最高处的一座古观星台。
那里曾是古代天师观测星象之地,如今只剩断壁残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