恋上你中文

恋上你中文>状元郎 > 第三零五章 二哥要嫁人(第2页)

第三零五章 二哥要嫁人(第2页)

苏录怔住片刻,随即苦笑摇头。他原以为大宗师会压他一头,至少不让案首易得,却不料竟公然列于榜首。这是何意?示恩?试探?还是……另有深意?

他披衣下床,洗漱毕,接过那张皱巴巴的榜文细看。果不其然,第一名:余杭苏录。墨迹清晰,赫然在目。

用过早饭,他正欲研读《春秋》为二场准备,忽闻门外车马喧嚣。不多时,管家通报:“县尊大人亲临!”

苏录大惊,连忙整衣出迎。只见知县李公乘轿而至,身后跟着两名衙役,手持彩绸贺匾。李知县年约五旬,面容清癯,一向以严苛著称,此刻却面带笑意,亲自下车握住苏录双手:“贤契果然不负众望!头场首名,实至名归啊!”

苏录惶恐拜礼:“学生侥幸,不敢当大人如此厚誉。”

李知县哈哈一笑:“何谓侥幸?本官观你文章,义理精深,气势恢宏,尤以‘本立而道生’一句,直指根本,振聋发聩!此等文字,非积学之士不能为也。”

说罢,命人展开贺匾,上书四个鎏金大字:**文魁首选**。

苏录再三推辞不受,李知县执意留下,又叮嘱道:“二三场切勿懈怠,本官已嘱咐学官,为你预留案桌清净之地。若有需用,尽管差人来衙门取。”

待县尊走后,苏录立于庭中,望着那块耀眼的匾额,久久不语。他知道,这份荣耀背后,藏着太多看不见的角力。李知县此举,既是褒奖,也是表态??他在公开支持自己。而大宗师昨日报名榜首,恐怕也不是偶然。两人之间,或许正有一场博弈悄然展开,而他苏录,已然成了棋盘上的关键一枚。

但他别无选择。既然执笔入场,就得走到底。

二场考《论语》《孟子》义各一道,《礼记》一道,皆需阐发经义。苏录早有准备,平日熟读朱子集注,兼采汉唐古疏,融会贯通。当日试题分别为:

一、《君子周而不比》

二、《爱人者人恒爱之》

三、《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》

三题皆属正大光明之题,无一字刁钻。苏录运笔如风,三篇文章一气呵成,尤其第三篇论礼制之繁密,引《周官》《仪礼》典章,结合历代沿革,指出“礼非徒具形式,实乃教化之经纬”,颇见史识。誊清之后,再次位列前列。

三场策问五道,涉及农田水利、赋役制度、边防军政、学校教化、刑狱审断。此乃检验经世之才的关键。苏录虽出身寒门,然多年留心时务,常读《通典》《资治通鉴》,又曾在府城听讲于名儒门下,胸中自有丘壑。其对策条分缕析,引经据典而不泥古,针砭时弊而不出格,尤以水利一策最为出色,提出“因地治水,因民设渠”,主张地方自主兴修小型塘堰,辅以官督民办,避免劳民伤财。

三场毕,全场肃然。待放总榜之日,万人空巷。最终结果揭晓:苏录不仅三场均列前茅,且综合评定,拔得本次院试**案首**!

消息传出,余杭震动。一个三代贫农之家的子弟,竟连中三元(县试、府试、院试皆第一),堪称百年罕见。街头巷尾皆传:“苏家出了个真状元胚子!”

然而就在庆贺声中,一封密信悄然送达提学道衙门。信中写道:

>“苏录文章虽工,然锋芒太露,屡涉时政,语多讥刺。其策问水利一条,暗讽近年河工虚耗钱粮,实乃谤议朝纲。且其师承不明,疑似私习异端之学。恳请大宗师慎察,勿使狂生混入庠序,玷污圣教。”

署名隐去,字迹陌生。

钟钧承看完,眉头紧锁,良久不语。窗外秋风飒飒,吹动案前烛火,光影摇曳,映在他脸上,忽明忽暗。

他知道,真正的较量,才刚刚开始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