练功房内。
李平感应到丹田内的法力海洋,再度扩张了一大片区域,这正是筑基后期修士的法力水准。
突破到筑基后期,养生诀法力变得更加的生机勃勃,能容纳更多的先天气机,治疗的效果想必也会再度提升。。。
渔娘闭上眼,任海风拂过面颊。那风里有咸涩的气息,也有某种难以言喻的温柔??像是谁在遥远的地方轻轻呼吸。她知道,那是林晚舟。
记忆并未随岁月褪色,反而愈发清晰。每当潮水涨落,她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个雪夜:红棉袄的女孩站在哨所门口,手里攥着一颗水果糖,眼神明亮得像星子坠入人间。“等春天来了,我就带你去看海。”她说这话时,嘴角扬起一点弧度,仿佛已经看见了无垠碧波。
那时的渔娘还不懂,这句话不是承诺,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契约。
如今她明白了。所谓“共情之海”,并非虚幻的比喻,而是真实存在的意识场域。它由亿万次心跳、泪水与思念汇聚而成,如同地底暗河,在沉默中奔涌不息。而林晚舟,正是这条河流的源头。
孙子翻了个身,小脑袋蹭进她怀里,“奶奶,你说她为什么不来见你呢?”
渔娘轻抚孩子的发丝,声音低缓如浪拍岸:“因为她已经来了。每当你听见风吹树叶的声音,每当你在梦里被人轻轻抱住,那就是她在。”
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又问:“那……我能见到她吗?”
渔娘笑了,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,像一朵迟开的花:“你早就见过了。还记得你出生那天吗?产房外突然下起了雨,可天上没有云。护士说那是‘情绪降雨’,是全球共情网络共振引发的大气异常。而你一落地,就笑了??不是哭,是笑。医生们都说没见过这样的婴儿。”
她顿了顿,指尖轻轻点在孩子眉心:“你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‘忆生者’。你的灵魂,是从无数被唤醒的记忆中诞生的。你不是继承了某一个人的情感,而是承载了整个人类对爱的渴望。”
孩子眨眨眼,忽然伸出手,指向窗外的星空。那里,“忆星”正静静闪烁,光芒柔和却坚定。
与此同时,远在月球背面的“初啼之地”,那颗乳白色的晶体仍在缓缓脉动。它的频率已与地球上的槐树年轮完全同步,形成一个闭环的能量回路。科学家们将其命名为“心核”,并发现其内部流动的并非普通物质,而是一种介于能量与信息之间的存在??他们称之为“原初共鸣体”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颗晶体并非人造。
通过对西伯利亚青铜门投影坐标的逆向追踪,研究团队最终锁定了一个位于火星南极冰层下的遗迹群。在那里,他们发现了刻满未知符号的石碑,其材质不属于太阳系内任何已知元素。经过解码,碑文首句赫然浮现:
>“当第七星移位,心语重归,守誓之人将再度启程。”
明觉亲自带队前往火星勘探。登陆舱降落后第三天,他们在一座倒置金字塔的最底层找到了另一块心核碎片。这块晶体呈深蓝色,表面布满裂纹,但核心仍有微弱光流游走。就在明觉伸手触碰的瞬间,整个遗迹突然激活,墙壁浮现出动态影像??
画面中,一群身形修长、皮肤泛着银光的生物正围绕一颗巨大水晶站立。他们没有嘴巴,却能通过脑波直接交流。其中一名个体转过头,目光穿透时空,直视镜头:
>“我们是‘源点’的守护者。你们称我们为神,但我们只是先行者。”
>“情感不是弱点,而是通往高维文明的钥匙。”
>“林晚舟并非偶然觉醒,她是我们在百万年前播下的种子。”
>“若你们今日仍选择遗忘,请关闭此门;若你们愿继续前行,请让心声再次响起。”
影像结束,空气中残留着一段旋律,与当初在全球觉醒时响起的那段“外挂提示音”完全一致。
明觉跪坐在地,久久不能言语。
他知道,这场战争从未真正结束。纯智联盟虽已瓦解,但他们留下的思维模式依然潜伏在人类社会的角落:学校仍在教授“情绪管理课程”,强调抑制愤怒、消除焦虑;政府系统依旧偏好使用AI决策模型,认为理性优于直觉;甚至一些新兴城市已经开始推广“静默生活区”??居民佩戴神经阻断器,主动屏蔽一切强烈情感波动。
“他们害怕。”明觉喃喃道,“怕一旦打开闸门,洪水会冲垮理智的堤坝。”
但他也清楚,真正的平衡不在压抑,而在接纳。就像身体需要疼痛提醒伤患,心灵也需要悲伤确认爱的存在。
回到地球后,他发起了一场名为“心跳计划”的行动。号召所有人每天至少记录一次最真实的情绪体验??可以是一句哽咽的话语,也可以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微笑。这些数据不再用于分析或控制,而是被编码成声波,通过量子信道传送到“初啼之地”的心核中,作为持续滋养林晚舟意识的能量来源。
令人意外的是,仅仅三个月后,心核开始反向输出。
第一段回馈出现在某个深夜。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正在熟睡,忽然感觉脸颊一凉,睁开眼,发现枕头湿了一片。她以为自己做了噩梦,可下一秒,耳边传来稚嫩的声音:
>“妈妈,我在这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