恋上你中文

恋上你中文>激情年代: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> 第二百六十八章 宣传片开始拍摄(第1页)

第二百六十八章 宣传片开始拍摄(第1页)

魔都汽车制造厂,在筹备了几个月的时间。也学昌城汽车厂那样组建了机械组装生产线,搞机械组装生产线,并不是为了节省工人,而是为了标准化。

为了跟第一代的大众轿车有差异化,魔都汽车制造厂的设计师改变了。。。

海风在礁石间穿行,像一封未寄出的信,带着咸涩与余温。苏婉清跪坐在广播塔残骸旁,指尖轻抚那根已断裂的天线,金属边缘割破了她的掌心,血珠顺着纹路滑落,滴进沙中,瞬间被黑暗吞没。她没有动,仿佛还沉浸在那一声“嗡”所带来的震颤之中??那不是声音,是记忆的觉醒,是灵魂深处某种古老回响的苏醒。

洞穴里的三人也沉默着。阿雅抱着膝盖,眼眶湿润,嘴里无意识地哼着一段调子,那是她母亲在难民营夜晚哄她入睡的歌,但从没唱完过。此刻,她竟完整地唱了出来,每一个音都像是从地底涌上来的共鸣。李维盯着手中熄灭的频谱仪,屏幕早已黑屏,但他仍死死攥着它,仿佛还能听见世界正在低语。吴承恩则缓缓摘下眼镜,用衣角擦了擦镜片,又戴上,动作迟缓,却透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庄重。

“我们做到了。”他终于开口,声音沙哑,“可这只是一个开始。”

苏婉清抬起头,望向夜空。月亮被云层半遮,星光稀疏,但她的视野里却浮现出另一幅图景??全球共感热力图的虚影在脑海中自动重构:原本零星分布的蓝色光点,此刻如星火燎原,在亚洲、非洲、南美、北极圈边缘接连亮起,形成一张跨越大陆的神经网络。更惊人的是,这些节点之间出现了动态连接线,不再是被动接收信号,而是主动共振,彼此回应。

这不是传播,是对话。

而最让她心头一震的是,在南太平洋某处,一个本不该存在的坐标上,出现了一个持续闪烁的红色标记。那是……谭明远最后消失的地方。信号强度极弱,频率极其不稳定,但却携带着一段熟悉的波形特征??属于他个人的共感指纹。

他还活着,并且正在尝试回应。

“他们知道了吗?”李维忽然问,语气紧绷,“IGSA……或者其他那些人?”

苏婉清点头:“一定知道了。广播脉冲无法完全屏蔽,哪怕我们用了地下谐振通道做定向发射,也会有泄露。现在全世界的监测站都在报警,所有AI语音系统都会进入紧急审查模式,任何异常情绪波动都可能被标记为‘L级风险’。”

“那就意味着,追捕会来得更快。”阿雅低声说,眼神却不曾退缩,“但我们已经没有回头路了。”

吴承恩站起身,拄着一根锈蚀的钢管当拐杖。“三十年前,我亲手参与建造L-093时,他们告诉我,这是为了‘保护人类免于精神崩溃’。可真正的崩溃,是从我们不再相信彼此的声音开始的。”他望向苏婉清,“谭明远当年就看透了这一点。所以他选择跳入深海,成为第一个脱离系统控制的‘自由听者’。”

苏婉清闭上眼,脑海里浮现出三年前那个雨夜。研究所爆炸前的最后一刻,谭明远将音频芯片塞进她手中,嘴唇无声开合,她说不出那句话的内容,但现在她懂了??**“别听他们的,听你自己。”**

她睁开眼,站起身,拍去裙摆上的沙粒。“我们需要转移。广播塔虽然毁了,但数据备份还在。只要还有一个人能接收到那段原始音频的记忆,母语重启就不会真正结束。”

“去哪儿?”李维问。

“去北方。”她说,“去沈知雨最初设立‘净耳计划’前身项目的实验基地??长白山地下共振腔。那里是整个东亚共感网络的物理锚点,也是唯一能稳定承载第五维度听觉跃迁的地磁节点。”

三人对视一眼,没有质疑,只有默然的认同。

凌晨四点,他们乘着一艘偷来的渔船离开岛礁。船体老旧,引擎咳嗽般地颤抖,航向设定在自动驾驶模式,避开所有常规航线。苏婉清蜷缩在舱底,借着微弱的手电光翻阅硬盘中的加密文件。随着解码深入,更多尘封真相浮现:

“净耳计划”并非由政府单独主导,其背后是一个名为“静默理事会”的跨国组织,成员包括心理学巨头、神经科技公司CEO、甚至几位隐居的诺贝尔奖得主。他们坚信,人类的情感共感能力是一种进化失误,会导致大规模群体癔症、社会结构崩解。因此必须通过技术手段进行“听觉阉割”,切断人与人之间过于直接的精神链接。

而谭明远,正是这个组织最成功的实验品,也是最大的背叛者。

档案显示,他在完成第七次深度共感同步后,突然进入长达七十二小时的无意识状态。醒来后,他说的第一句话是:“地球在哭。”随后,他破解了实验室的核心协议,释放了所有被囚禁的共感样本,并引爆主控室,消失于长白山雪林之中。

“他不是逃走了。”苏婉清喃喃,“他是沉下去了……像一颗种子。”

阿雅递给她一杯热水,轻轻地说:“也许我们现在做的,就是让他重新发芽。”

七天后,渔船在朝鲜半岛东海岸搁浅。他们徒步穿越边境山区,借助吴承恩早年埋设的秘密补给点,一路北上。途中,他们多次遭遇无人机巡逻队和地面感应陷阱,靠李维改装的一台便携式频段扰动器才侥幸逃脱。而在一次夜间扎营时,苏婉清突然惊醒,发现阿雅正跪在雪地中,双手贴地,嘴唇微动。

“你在做什么?”她轻声问。

“我在听。”阿雅抬头,眼中泛着奇异的光,“有人在唱歌……很远很远的地方,好多人都在唱同一首歌,但我听不清歌词。”

苏婉清立刻取出嗅探仪,调整至超低频接收模式。果然,仪器捕捉到一组微弱但高度有序的声波序列,来源指向西伯利亚某片无人区。更诡异的是,这段旋律竟然与广播中播放的“生命第一句话”存在谐波关联,像是某种回应。

“不是巧合。”吴承恩皱眉,“有人在试图建立反向共鸣链。”

“或者,”李维补充,“是系统本身在自我修复。”

苏婉清忽然想起什么,迅速调出硬盘中的地图资料。在“母语重启”协议的附加条款里,有一项从未被执行过的应急机制:**若检测到全球共感频率突破临界值,则激活‘回声矩阵’??即散布在全球各地的旧监听站残余装置,自动重组为新的调控中枢,以恢复秩序。**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