恋上你中文

恋上你中文>为变法,我视死如归 > 第254章 市易部信税改后的第一个目标 官家(第1页)

第254章 市易部信税改后的第一个目标 官家(第1页)

熙宁八年年底,向皇后顺利生产,大宋始得一嫡长皇子赵?,官家大喜之下决定大赦天下,朝中重臣人人皆有厚赐,

直到孩子正式过了百天之后依然没有夭折,且至少看起来,孩子也非常健康,这基本就能确定,是能够。。。

春风拂过东京城外的铁轨,新铺的枕木还带着山林的松香。那列满载教师与书籍的列车缓缓驶入高原站台时,已是深夜。风雪夹道,群山如墨,唯有站前一盏孤灯在寒夜中摇曳。车门开启,林婉儿第一个踏下阶梯,披着厚厚的棉袍,手中紧握一本《宪法初稿》的修订本。她身后,三十名青年男女依次走下??有来自江南的秀才,有苗疆寨老推荐的子弟,也有曾在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受训的蒙族姑娘。

“这就是我们要教的地方。”她仰头望着远处雪山之巅泛起的一线银光,轻声说道。

高原之上,地广人稀,牧民逐水草而居,世代不通文字。朝廷设“边地启蒙计划”,以铁路为脉络,沿线上百个驿站改建为义务小学堂,每处派驻两名教师,三年轮换。这是新政最艰难的一环:不是对抗权贵,而是挑战荒芜本身。

翌日清晨,第一堂课在帐篷里开始。十几个孩子围坐在火塘边,最小的不过六岁,最大的已近二十。他们眼神怯怯,却充满好奇。林婉儿翻开《启蒙要略》,指着扉页上四个大字:“光明之路”。

“谁认识这四个字?”她问。

无人应答。

她不恼,只轻轻念出:“我叫阿禾,今天学会了写‘光明’两个字。”

一个少年忽然颤抖着举手:“我……我娘说过,‘光’是太阳出来的时候,‘明’是有火的时候。”

林婉儿笑了:“你说得对。但你知道吗?这两个字合在一起,不只是天亮了,更是人心亮了。”

她拿起炭笔,在羊皮纸上一笔一画写下:“我有权读书。”

孩子们盯着那行字,像看一道神谕。

三天后,消息传回宪章院。赵昭正在主持第三次全国代表会议,审议《土地均分法》草案。听到高原首课顺利开讲,他沉默片刻,起身走到窗前,望向西南方向。那里云雾缭绕,铁轨如丝线般缠绕山脊。

“老师,”他对身旁侍立的年轻秘书低语,“你说,一个人识了字,会不会也想问一句??为什么我家没有地?”

秘书不敢答。

赵昭却笑了:“他们会问的。而且,必须让他们问。”

会议继续。争议焦点集中在“废除永业田制”一项。旧制之下,世家大族占有大量不可买卖的“永业田”,实则变相世袭。新政欲将其收归国有,按人口均分,年满十六者皆可申请耕种,十年内免税,期满后缴租三成,用于地方教育与基建。

反对声浪汹涌。一位出身河东裴氏的老臣当场拍案而起:“祖宗之法不可变!此田乃先帝所赐,岂容尔等妄动?”

赵昭不动声色:“那你家三百顷田,可曾有一亩是自己耕出来的?”

满堂寂静。

他缓缓起身,声音不高,却穿透整个大厅:“我查过账册。你们裴氏三代,占田四万两千亩,役使佃户三千七百余人。其中孤儿寡母一百二十三户,每年纳租八成以上,饥寒交迫,屡有投井自尽者。而你们,还在谈‘祖宗之法’?”

那人面色铁青,嘴唇哆嗦。

赵昭走近几步,直视其目:“你的祖宗若地下有知,见你以此等血泪田产为荣,不知作何感想?”

厅内鸦雀无声。

片刻后,一名来自江西的年轻代表站起来,声音微颤:“殿下,我家乡有个孩子,因交不起租税,被地主打断腿,活活疼死在晒谷场上。他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??‘我想上学’。”

全场震动。

表决开始。赞成票过三分之二,《土地均分法》正式通过。

诏书下达当日,天下哗然。江南士绅连夜集会,扬言“宁死不交田”。山西、山东多地爆发骚乱,有地主焚毁官府文书,更有甚者组织私兵拒捕。长安府上报:一名御史前去清丈土地,竟被乡绅绑在村口槐树上鞭打三日,险些丧命。

赵昭闻讯,未怒,反笑。

他亲笔批复:“凡抗拒土地改革者,视为叛国罪论处。派出‘巡土使团’,由宪章院直管,配带火枪卫队,遇阻则拘,抗令者斩。”

同时下令:“全国学堂加授《土地正义论》,让每一个孩子都明白??土地不属于某个家族,它属于所有生于斯、长于斯的人。”

五月十五,第一批巡土使团出发。每团十人,五文五武,携测量仪与火器,由铁路运送至各地。所到之处,张贴告示,召集村民大会,公开清点田亩,登记户籍,发放“耕者有其田”凭证。

百姓起初惶恐,怕惹祸上身。直到亲眼看见昔日高高在上的地主跪在泥地里,听着宣读罪状,看着田契被当众烧毁,才敢相信这是真的。

河南滑县,一场大会上,一位白发老农拄拐上台,颤巍巍接过红底金字的“土地执照”,突然扑通跪下,嚎啕大哭:“五代了……我家五代没睡过整觉啊!每天睁眼就怕地主来催租……现在,我自己种的地,自己收粮了?”

台下数千人齐声应和:“是我们的地了!”

哭声震天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