恋上你中文

恋上你中文>华娱情报王 > 383 又一个桃色新闻吕布火到了日本(第1页)

383 又一个桃色新闻吕布火到了日本(第1页)

羊角灯胡同

颜礼被董萱提醒,才知道自己去医院了一趟,竟然被发到网上。

嗯,这也不奇怪,医院那么多人,颜礼出入也没怎么隐藏身份,被发现甚至拍照都很正常。

不过比较让人无语的是,他现身医。。。

黄枝走出数据中心时,天光已破晓。雨停了,空气里浮着泥土与青草混合的湿润气息,像是大地在漫长黑夜后吐出的第一口呼吸。他站在台阶上,仰头望了一眼东方渐亮的天空,忽然想起陈婉生前最爱说的一句话:“黎明不是等来的,是扛过来的。”

手机震动起来,是董萱发来的消息:“念真刚才在学校发起‘真相小队’升级计划,想把查证训练编成校园广播剧,校长原则上同意了。”后面跟着一张照片??女儿站在教室黑板前,手里举着一个手绘的凤凰徽章,脸上带着那种倔强又明亮的笑容,像极了她母亲。

黄枝嘴角微微扬起,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敲击:“告诉她,剧本我来写。”

回到市区,城市刚刚苏醒。公交车站旁,几个老人正围在一起看手机视频,有人指着画面激动地说:“这可不是假的!你看那医生都哭了!”另一个人摇头:“等等,让我打开‘清源’扫一下。”片刻后,那人松了口气,“还好,是真实新闻回放,来源可信。”黄枝默默记下这个场景,心里明白,真正的胜利不在热搜榜首,而在普通人面对信息洪流时那一秒的迟疑和选择。

刚进办公室,于征就迎上来,神色凝重:“昨晚境外那个匿名组织又发新声明,声称他们已经掌握了‘凤凰计划’的量子密钥生成逻辑漏洞,并威胁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公开伪造系统。”他递过一份加密文件,“这是我们连夜做的风险评估报告,最坏情况是全球事实核查体系陷入信任瘫痪,连联合国认证机制都会被质疑。”

黄枝接过文件,却没有立刻翻看。他走到窗边,拉开窗帘,让晨光照进来。阳光落在那双绣花布鞋上,凤凰的眼睛仿佛眨了一下。

“他们不怕暴露技术实力,说明背后有国家级支持。”他缓缓开口,“但真正可怕的不是攻击本身,而是他们试图摧毁人们对‘可验证真相’的信心。一旦公众觉得‘反正真假难辨’,就会彻底放弃追问??这才是认知战的终极目标。”

董萱从外间走进来,手里拿着一杯热咖啡:“所以我们要让他们知道,我们不仅能防住,还能反击。”

黄枝点头,转身走向主控台:“启动‘镜渊协议’。”

“镜渊”是“清源”内部最隐秘的反制模块,从未对外公开。它的核心理念很简单:既然敌人擅长伪造,那就用更高级的真实去照见谎言。该系统会主动向全球发布一批“诱饵型高价值信息”,比如模拟某国政要健康危机、某跨国企业财务造假等极具传播潜力的敏感议题,但每一条都嵌入了独一无二的量子水印与行为追踪标签。一旦这些信息被恶意篡改或滥用,系统将立即反向定位操作节点,并自动生成可视化溯源链,在多语言平台同步曝光。

“这不是钓鱼,是设局。”黄枝对团队解释,“我们要让对手相信他们拿到了‘核武器’,然后看着他们用自己的手引爆自己。”

三天后,第一条诱饵信息发布:一则关于东南亚某国能源部长涉嫌收受外资贿赂的调查报告,由“清源”联合三家国际媒体共同署名发布,配有详实数据与匿名信源录音。短短六小时内,该内容被数百个社交账号转发,其中包括多个长期从事舆论操纵的境外水军集群。

第十八小时,异动出现??一份“更完整版”的泄露文件开始在暗网流传,声称掌握更多内幕证据。黄枝盯着监控大屏,看着数据流如蛛网般扩散,嘴角终于露出一丝冷笑:“咬钩了。”

技术团队迅速锁定伪造源头,发现其位于波罗的海某小国的数据中心,背后连接着一个伪装成民间智库的军事情报单位。更为关键的是,对方在篡改过程中使用了尚未公开的量子解码算法片段,恰好与此前攻击“清源”的手法一致。

“证据闭环了。”于征声音颤抖,“我们可以公布了。”

然而,黄枝却按下了暂停键。

“再等十二小时。”他说,“让他们把这份‘假货’推得更高一点。”

他知道,这场战斗的意义早已超越技术对抗。如果只是简单揭穿,敌人下次只会藏得更深;唯有让他们在全世界面前颜面尽失,才能震慑那些仍在观望的潜在合作者。

于是,“清源”悄然撤回原始报告,放出风声称“正在核实信源真实性”。舆论顿时反转,批评声四起:“清源也开始制造恐慌了吗?”“所谓事实核查,不过是另一种话语权工具罢了。”

就在质疑声达到顶峰时,北京时间上午十点整,“清源”官网首页突然变灰,弹出一段直播信号。

画面中,黄枝身穿深色衬衫,站在数据中心控制室前,身后大屏显示着完整的数据流动轨迹。

“各位,”他平静开口,“过去七十二小时,我们见证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认知入侵。现在,请允许我带你们走一遍真相的路径。”

接下来的四十分钟,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开审判。从诱饵发布到伪造生成,从量子水印识别到跨国IP追踪,每一个环节都被拆解成通俗易懂的动画演示。当最终地图上点亮那个波罗的海国家的情报站点,并播放出对方内部通信记录的语音片段时,整个网络为之哗然。

#清源反击战实时冲上全球热搜第一。

多个国家的网络安全机构宣布启动调查,欧盟数字事务专员发表声明:“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数字时代下的信息主权边界。”而那位曾参与伪造的外国技术人员,在事发当晚即被本国安全部门带走。

风波未定,国内却传来另一则消息:教育部决定将“镜渊行动”全过程纳入新版《信息伦理与国家安全》教材案例库,作为“主动防御思维”的典范教学。

林晓专程赶来,带来一份来自湘西的信。村医的儿子考上了医科大学,他在信里写道:“我爸说,以前他只能治身体的病,现在他明白了,有些病生在眼睛看不见的地方。我也想学怎么治病根。”

黄枝看完信,久久不语。良久,他对林晓说:“下周我去趟贵州,顺路去看看那位阿婆。”

出发那天清晨,念真坚持要跟他一起去。小女孩背着小书包,里面装着自己画的“辟谣卡片”,说要送给山里的小朋友。

飞机降落在铜仁机场时,阳光正洒满群山。通往苗寨的路上,雾气缭绕,梯田层层叠叠,宛如大地的年轮。寨门口,那位白发苍苍的阿婆早已等候多时,身后站着几十个孩子,每人手里都举着一只小小的纸质手电筒??那是村里按照黄枝当年送来的模型手工制作的。

“这是我们的‘光明队’。”阿婆笑着说,眼角皱纹里盛满了光,“每周五晚上,孩子们都要上一节‘真假课’,谁发现外面传来的假消息,谁就能得到一颗星星贴纸。”

黄枝蹲下身,摸了摸一个男孩的脸颊:“怕黑吗?”

男孩摇头:“不怕!老师说了,只要打开‘清源’,就没有走不出去的夜路。”

那一刻,黄枝忽然觉得,所有的疲惫都有了归处。

当晚,他在寨子里住了下来。晚饭后,孩子们围坐在院中,听他讲“清源”背后的故事。当他说到陈婉的名字时,全场安静下来。

“她不是程序员,也不是警察,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老师。”黄枝望着星空,“但她总说,文字是有温度的,谎言会冰冷地吞噬人心,而真相,应该像火塘边的歌谣一样,让人安心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