恋上你中文

恋上你中文>我的哥哥是高欢 > 第256章 老父亲的一片苦心(第1页)

第256章 老父亲的一片苦心(第1页)

高羽接过祖?的考卷,开始认真的看了起来。

祖?面对如何处理北方草原各部给出的答案跟高澄还不同。

他的视角更高。

提议在边境专门设立几个地方来跟草原互市,草原各部南下劫掠最大的一个原因。。。

雪后初霁,碎叶河上游的冰面裂开细纹,如蛛网般蔓延至对岸。天工讲堂外那架木制水车仍在转动,叶片上凝着薄霜,在晨光中闪烁如银。高羽立于廊下,手中握着一封由伊吾快马递来的密报:北庭故地出现一支神秘商队,打着“归义”旗号,却以波斯金币收购铁器、硫磺与火油;更诡异的是,其领队竟手持半枚残破的龙渊令,与王婉儿所藏之物恰好能拼合。

他缓缓卷起文书,目光落在庭院中央新竖起的一根铜柱上??那是“镜鉴司”的象征,柱身刻满百姓举报有功者的姓名,每夜由专人点燃灯火照映其上,谓之“明心火”。昨夜,又有三名伪装成流民的细作被识破,皆因言行不合本地风俗,且对新政过度赞美,反露破绽。

“哥。”身后传来脚步声。高莺莺披着深青斗篷走来,发间还沾着未化的雪粒。“云歌将军刚传讯,说那批从长安来的太医已在哈密歇尔安顿下来,正着手筹建疫病研究院。他们带了一部《千金方》抄本,据说是孙思邈亲传弟子所录,比现行版本多出七十二验方。”

高羽点头:“好。让他们先去疏勒、龟兹巡诊一轮,再定驻地。百姓信医不信神,是我们最大的胜算。”

“可……”她犹豫片刻,“有人在暗中散播谣言,说这些医生是朝廷派来试药的,专取胡人心肝炼丹。”

高羽冷笑:“又是老一套。把第一批痊愈患者的名单和手印收集起来,制成榜文,张贴各州驿站。另命说书人编一段‘九死回生记’,让孩子们也能听懂。”

正说着,王婉儿骑马飞驰而至,甲胄未卸,眉梢结霜。她翻身下马,声音微颤:“找到了。那支商队真正的首领,是杜佑之子杜?本人。他在伊吾城外私会了康居遗族长老,许诺若助其夺权,便恢复‘安西旧制’,废除高家一切新政。”

高羽瞳孔一缩:“他竟亲自来了西域?”

“不止。”王婉儿低声道,“他还带来了一个人??李元忠之子,那个自称‘神启归来’的僧团领袖。两人已结为盟誓兄弟,宣称要‘共复贞元正统’。更麻烦的是,他们在民间颇有声望。不少老卒听说李将军之后现身,竟自发集结,准备迎驾。”

高羽沉默良久,忽问:“裴昭可在?”

“已在帐外候命。”

“召他进来。”

片刻后,裴昭步入厅堂,神色凝重。他呈上最新军情:吐蕃国内权臣内斗加剧,赤祖德赞已于半月前驾崩,新赞普年幼,实权落入国师桑耶摩手中。此人早年曾在敦煌求学,精通汉文佛典,如今却打着“护法”旗号,宣布承认李元忠之子为“转世圣主”,并派出五百精锐护送其东进。

“他们要把宗教、血统、旧制全绑在一起。”裴昭沉声道,“一旦这三人汇合,借百姓怀旧之心发难,恐酿大乱。”

高羽起身踱步,手指轻敲案几。忽然,他停步,望向高莺莺:“你还记得父亲当年说过的话吗?‘乱世争名,治世争心。’”

高莺莺点头:“他说,得民心者不必称王,失民心者纵有玉玺亦为孤家寡人。”

高羽眼中精光一闪:“那就让他们把‘正统’二字捧得越高,摔得越狠。传令下去:即日起,全境举办‘贞元记忆展’,征集安西军老卒口述史、战袍残片、阵亡名录。每一州设‘忠魂亭’,供百姓祭奠英烈。同时,开放档案馆三日,任人查阅三十年来官府账册、赈灾记录、学堂名册。”

裴昭皱眉:“这……是否太过冒险?若有人借此翻查旧案……”

“翻就翻。”高羽淡淡道,“我们不怕查,怕的是没人信。让百姓亲眼看看,这三十年来,谁在修渠,谁在放粮,谁在教孩子识字;而那些喊着‘复兴’的人,又做了什么。”

三日后,展览在敦煌主会场揭幕。上千件实物陈列其间:一件补丁摞补丁的旧军袍,标签写着“贞元十年冬,守碎叶河堤,十七人冻死不离岗”;一本泛黄的学生作业簿,首页稚嫩笔迹写着“我要当水利官,让沙漠开花”;还有一封未寄出的家书,墨迹斑驳:“儿在学堂吃饱穿暖,勿念。高大人昨日亲自来送棉衣,跪谢不敢受……”

参观者络绎不绝,许多老人抚着展品痛哭失声。一名曾参加安西军的老兵颤巍巍走到展台前,指着一张地图说:“这里!当年我们就是在这儿断粮的!可现在……现在居然种上了麦子?”

讲解员是一位年轻女学生,高莺莺亲手培养的“文明辎重队”成员。她轻声回答:“是的,爷爷。三年前,高大人下令打通地下暗渠,这片地如今每年产粮八万石,全归农户所有。”

老人久久无言,突然双膝跪地,朝着展厅中央高崇文夫妇的画像磕了三个响头。

与此同时,伊本?萨利赫的供词已被整理成册,秘密送往长安。高羽附信写道:“伪王者,必惧真相;真仁政,何须遮掩?”李儇阅毕,长叹一声,将此册锁入内库,亲题“安西之鉴”四字。

然而,风波未平。六月初五,疏勒突发疫情,十余名儿童高热不退,疑似天花。消息传出,立刻有人趁机造谣:“这是朝廷医生带来的毒!”“高家要灭绝胡人血脉!”

高羽闻讯,连夜亲赴疏勒。他未带卫队,只携两名太医与高莺莺同行。抵达当日,便直奔患儿家中探视。有家长怒吼拒见,他也不恼,只站在门外,朗声道:“我是高羽,高崇文之子。若真要害你们,何必亲自前来?我愿以己身为质,住进村子十日,与患儿同食同寝,若无人染病,则谣言自破;若我真有毒心,任你们诛杀全家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