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步入五十年代中期,苏宁的商业帝国已然成为一个横跨航运、贸易、制造业的庞然大物。
然而,他深知,在冷战格局日益固化、欧洲政治风云变幻的年代,纯粹的财富并不足以保障绝对的安全。
而且越来越有钱,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盘中餐,就比如那个陈某志不就是成了别人的唐僧肉?
所以他需要一个更坚固、更合法的政治护身符。
而最佳的人选,莫过于他的岳父……………
在意大利国内声望卓著,拥有军方背景且与家族利益深度捆绑的瓦莱里奥?博尔盖塞将军。
而且还可以以瓦莱里奥家族为契机,一如既往地培养自己的代理人。
“岳父,您的家族越成功,地位越稳固,我们的事业才会越来越安全。”在瑞士庄园的书房里,苏宁对前来探望女儿和外孙的瓦莱里奥将军直言不讳。
壁炉的火光映照着他冷静的脸庞,“是时候考虑更上一层楼了??竞选意大利总统。”
瓦莱里奥将军并非没有政治野心,但他深知竞选的巨大成本和复杂性。
他沉吟道:“苏宁,总统之位。。。。。。这需要庞大的资源,以及应对各方势力的博弈。”
“资源的问题,您不必担心。”苏宁语气平淡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,“苏氏集团,就是您最坚实的后盾。”
“可是一旦失败就是万劫不复。”
“岳父多虑了!有些事情不争就是毁灭。”
“好吧!为了你和乔凡娜,还有宝贝外孙苏承祖,我就为你们再拼一把。”
“谢谢岳父大人。”
一场倾注巨资、精心策划的造王运动就此拉开序幕。
苏氏集团掌控或间接影响的数家欧洲主流报纸、电台,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瓦莱里奥将军的“光辉事迹”。
先是重点渲染他在战争末期“深明大义”,率领海军精锐“弃暗投明”,加速了意大利北部的解放,是“为国家和平与统一做出关键抉择的英雄”。
接着淡化他早期与法西斯政权及德军合作的历史,将其描绘成一位“在复杂形势下尽力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军人”。
最后大力宣传他出身贵族,家风严谨,是“传统美德与现代价值观的结合体”,并与女婿苏宁的成功企业家形象绑定,塑造一个“懂得经济发展、能带领意大利走向繁荣”的领导者形象。
当然,苏宁还通过复杂的渠道,将海量资金注入瓦莱里奥的竞选团队。
以政治献金、利益承诺等方式,争取议会中关键议员和党派大佬的支持。
资助和支持各地的竞选办事处,组织集会、游行,发放宣传品,确保基层动员能力。
用巨额广告投入和“顾问费”换取更多媒体的正面报道,压制或淡化负面新闻。
另外,瓦莱里奥凭借其在海军和特种部队中的旧部关系,稳住了军队的基本盘。
苏宁则通过“凤凰贸易”过去与军方千丝万缕的联系,暗中协调,确保军方至少保持中立,甚至暗中支持。
而且苏宁以未来苏氏集团将加大对意大利的投资,助力意大利工业复兴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诱饵,争取工商业界和工会组织的支持。
利用博尔盖塞家族在传统贵族和天主教势力中的影响力,并通过对教会慈善事业的巨额捐赠,争取梵蒂冈和国内保守派选民的好感。
竞选过程中,对手不可避免地翻出瓦莱里奥将军的战时历史,指责他与法西斯过往甚密。
苏氏集团的公关团队立刻启动应急预案:
迅速抛出几位“德高望重”的退役将领和政要,出面证明瓦莱里奥将军“始终心系国家”,当年的选择是“痛苦但正确的”。
同时,旗下媒体立刻挖掘并大肆渲染竞争对手的丑闻,转移公众视线。
瓦莱里奥将军本人则以沉稳、忏悔又带着民族大义的姿态出现,表示“任何意大利人在那个年代都面临艰难抉择”,强调自己“最终选择了人民和和平”,成功将危机转化为展示“担当”的机会。
在苏宁近乎无限的财力和强大的资源运作下,瓦莱里奥?博尔盖塞的竞选声势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。
最终,在激烈的角逐后,他成功当选为意大利共和国总统。
当瓦莱里奥总统在奎里纳莱宫意大利总统府宣誓就职时,苏宁站在观礼席上,平静地注视着这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