恋上你中文

恋上你中文>皇叔借点功德,王妃把符画猛了 > 第1652章 不爱了吗(第2页)

第1652章 不爱了吗(第2页)

奇怪的是,这些信物从不会腐朽。它们静静堆放在小舍角落,日积月累,竟形成一座微缩的村落模型:有茅檐低小的农舍,有旌旗猎猎的边关哨所,有孩童嬉戏的巷口……仿佛无数人生片段在此重聚。

某年中秋,明月高悬。沈知微独坐屋内,翻阅一本旧册,乃是前人留下的《忆录》,记录着百余年来在此讲述的故事。忽闻门外??作响,推门一看,竟是个十来岁的少年,衣衫褴褛,脸上带着淤青,怀里紧紧护着一只破旧木匣。

“姐姐……”孩子声音微弱,“妈妈说,爸爸是个说书人,最爱讲英雄故事。他被抓走那天,还在茶馆里说着‘忠魂不灭’。后来有人说他死了,可我不信……因为他的书还没讲完。”

沈知微心头一酸,连忙将孩子抱进屋内,煨火取暖,又端来热粥。待其缓过劲来,才轻声问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“我叫文远。”男孩仰头,“妈妈说,爸爸希望我能把故事继续讲下去。”

沈知微怔住。文远??岂非当年京城最有名的说书先生沈文远?她急忙翻开《忆录》,在一页泛黄纸张上赫然看见一行字:

>“建元二十年,说书人沈文远因在茶馆讲述先帝冤杀忠臣之事,触怒权贵,被捕入狱,死于酷刑。临终前高呼:‘故事不死,正义不亡!’百姓私下称其为‘舌骨先生’,传言其魂魄游荡街头,仍喃喃讲史。”

她合上书,久久不能言语。

当夜,她带文远来到石碑前,点燃三支香。火光跳跃中,远方街巷竟传来阵阵说书声!不多时,一道模糊身影自雾中缓步而来,身穿青布长衫,手持折扇,面容清瘦,正是沈文远。他走到儿子面前,蹲下身,轻轻抚摸他的头。

“远儿,你长大了。”他说,声音沙哑却坚定。

孩子扑进他怀里,嚎啕大哭:“爸爸!你说的故事,我还记得!你说岳将军精忠报国,你说苏娘子守节十年,你说天下总有公道在人心!我都记着!我没让它们断掉!”

沈文远笑了,眼角滑下一滴泪:“好孩子……故事不死,是因为有人肯听;正义不灭,是因为有人肯说。”

那一夜,整座山谷灯火通明。不只是人间的烛火,更有无数幽蓝色的光点自四面八方汇聚而来??那是历代被禁言的文人墨客、史官谏臣、民间storytellers,在记忆的牵引下最后一次开口。他们站成一圈,轮流讲述那些曾被焚毁的篇章、被抹去的名字、被掩盖的真相。

沈知微站在一旁,眼眶湿润。她知道,这不是鬼魅作祟,而是集体记忆的力量突破了生死界限。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倾听,这些声音就不会真正沉寂。

天明时,身影们逐一消散,唯独那只木匣,在朝阳下微微发热,仿佛吸尽了千卷遗书的魂魄。

文远抱着它离开时,回头问:“姐姐,我以后还能来看爸爸吗?”

沈知微蹲下身,认真回答:“只要你每年都来说一次‘我记得那个讲故事的人’,他就会一直在。”

多年后,文远成为一代大儒,主持编修《实录》,力排众议收录被删改的历史。他在朝堂上直言:“宁可得罪权贵,不可欺瞒后世。”而在他创办的书院中,流传着一条铁律:

>“宁可笔断,不可史亡。”

与此同时,关于“野葵谷”的传说愈演愈烈。朝廷起初派道士前来做法,称此地“阴气太重,惑乱民心”,可每次法事进行到一半,道士们便会突然流泪不止,跪地忏悔早年因畏惧权势而篡改典籍的过错。监礼御史奏报称:“非邪术所控,实乃良知觉醒,不可抑也。”

皇帝震怒,下令掘地三尺,欲彻底铲除野葵。然而第二年春天,皇宫御花园中的牡丹丛下,竟冒出大片金黄野葵,花开灼灼,香气弥漫整个宫城。宫人惊惧,太史令占卜后跪奏:

>“此非灾异,乃‘共忆之兆’。民心未泯,历史难掩。”

帝默然良久,终未再兴文字狱。

时光流转,百年倏忽。沈知微早已白发苍苍,步履蹒跚,但她依旧每日拄杖巡视花海,倾听来者心声。人们称她为“守碑人”,也有人说她是阿葵选定的继承者。

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,她独自坐在小舍前,听着暴雨敲打屋顶。忽然,一道闪电劈裂长空,照亮石碑全貌。在原有铭文之下,竟浮现出一行新字,墨迹如血:

>“下一个讲故事的人,是你吗?”

沈知微笑了。她取出珍藏已久的铜哨,放在唇边,轻轻一吹。

无声。

但下一瞬,漫山野葵齐齐摇曳,花瓣纷飞如雨,在空中织成一幅巨大画卷:有母亲哺乳婴儿,有恋人执手登高,有父子并肩耕田,有朋友醉卧溪畔……万千人间至情,交织辉映,照亮整个黑夜。

她知道,这是阿葵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份礼物??不是永生,不是神通,而是一种选择的权利:你可以选择遗忘以求安宁,也可以选择铭记哪怕痛苦。

只要你开口说出“我记得”,爱就会穿越时间,重新降临。

翌日清晨,雨过天晴。村民上山砍柴,发现小舍空置,沈知微不见踪影。唯有石碑前多了一方褪色的红巾,一角绣着极小的两个字:

>“传灯”。

从此再无人见过守碑人。但每逢清明、寒食、中秋、除夕,总有人声称看见一位老者与一名素衣女子并肩立于花海之中,静静地听着风里的故事。

也有牧童说,某夜路过山谷,听见两支笛声合奏那首永远跑调的曲子,其间夹杂着孩童清脆的笑声,还有女人温柔的应答:

“外婆,我也想讲个故事。”

“好啊,你说,我一直听着。”

风吹过,野葵起伏如海。阳光洒落,每一片花瓣都像在眨眼,像是在说:

我们记得。

所以我们活着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